文化书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书法

李忠国 | 没有灵魂的书法能走多远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4-05-24



 

没有灵魂的书法能走多远

 

李忠国

 

一位在金融海啸中翻了跟头的朋友,感觉股市房市泡沫太多,靠不住,改行收藏现当代书家墨宝,以为这些精神产品可传世,自然能保值增值。前不久邀诸友一饱眼福,乍见锦绣琳琅,不乏名满京华的名家之作,价以尺论,动辄千金。但笔者却忧从中来:那些「墨宝」的看点仅仅是笔墨技巧,内容多为抄录唐诗宋词、格言警句……并非自己原创,值不了那么多钱。

曾几何时,书法从文人学子应有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中「专业」出来,乃至出现了大批职业「书法家」。其中许多人不能自行撰文,只好打起「强调艺术功能」的旗号,为墨趣而墨趣,为线条而线条,为技巧而技巧,每以抄录前人诗词填充内容,底蕴与内涵渐趋枯竭,几无「字外功夫」。那些不以表达个体思想和自身情感为能事,亦无文献价值的笔墨,失去了生命力,失落了灵魂。人称行尸走肉。

笔者世纪初即撰文《解读文人字》,呼吁不要忘记书法只是一种传情达意的载体和手段,只有更多地和原创内容相匹配,才见「灵与肉」的合璧之美。王羲之的《兰亭序》其本质意义不是一本字帖,而是一篇展其气度、托其情思、见其襟怀的序文手稿。颜真卿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更因其精神气节反映于翰墨,才能够传世不朽。唐人孙过庭的《书谱》人称「书文双绝」。而毛泽东笔下那些龙行虎跃、水流花开的浪漫线条,其审美价值是和「毛泽东诗词」融为一体的。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说:「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诸多传世精品历经百代犹神采灿然,无不是文章气度和学问内涵作底蕴的结果。真悟书法个中三昧的鉴赏大家,亦每以字里行间有否「书卷气」,作为评估书家品位的重要标准。清人李瑞清《书断》云:「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其书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为第一。」其言外之意,就是判定唯技巧而技巧的作品「等而下之」。 笔者近日赏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旧墨记》一书,甚以为其所收近现代学人信札、文稿、语录等墨迹更可收藏,且保值增值。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在序言里说,从那些或如独白,或如倾诉的手泽中,不仅能嗅出作者的心性,连精神色泽也可感受得到。「因为那几代人的共同特点,都是有学识的」。如此书法,自有生动传神的灵魂「附体」。对照近日某地以《墨舞神飞》为题︱︱靠抄录古诗句举办的全国草书名家邀请展只见「墨舞」而不见「神飞」,似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普及,文人纷纷换笔,书法的记录功能已大为减弱,但这并不是书法家放弃多种文化训练和综合素养的理由。至少因为靠翻来覆去抄录诗词格言去撑门面、填肚子的书法艺术与一个文化大国的地位太不相称,以至会成为文化史上的笑谈。

早年某省书展,应征作品中唐诗占了一半,有人打油讥之,「日照香炉生紫烟,一行白鹭上青天,喜看某省书画展,李白杜甫挂前川」。许多书家像通俗歌手一样,备有一两个拿手保留节目,每逢登台亮上一把,想来不会有太大出息。

即便不从文化内涵着眼,现代书法的「保值增值」功能也不可乐观。譬如被「市场」追捧的书家,往往是一些耐不住寂寞而急功近利者,已从靠书法谋生演化为靠书法暴富。拍卖行的行情半数是幕后「操作」的结果,价值泡沫与股市房市并无两样,甚而过之。而业界流行的以书法家所在「协会」的级别和头衔决定润格的价值判断标准,更靠不住。因为那些支撑作品水平的级别、头衔,很多是利益的产物和各方面平衡的结果,与官场无异。这与传世精品的产生规律背道而驰,审美事业与投机产业风马牛不相及。

笔者一次于笔会上接过苏北一位书家名片,用折页形式印满国际国内五六十个头衔,正不知其深浅。但见那书家下笔就给「子曰诗云」的「云」,戴上了雨字头,赠我的作品自然就藏之不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