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思想

当前位置: 首页» 东方思想

时胜勋:试论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与《续书谱》的思想关联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2-09-09



 

试论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与《续书谱》的思想关联

 

时胜勋

 

《白石道人诗说》是姜夔的诗论,也是其最重要的诗论。从这里约略可以看出姜夔的整体文艺观,有助于我们对《续书谱》的理解。对姜夔书论和诗论的对照研究前人已有开展,这里主要集中于《续书谱》有直接思想关联的内容。虽然《诗说》早于《续书谱》,讨论内容也不一,但双方的关系还是密切的。

其一,《续书谱》的飘逸之气。和《诗说》中提到的韵度关系密切。1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在这里,姜夔提到气象、体面、血脉、韵度四要素。大体上,气象、体面偏外在,血脉、韵度偏内在,不过,也很难分清是内是外应该更多的是不同侧面。飘逸主要是就韵度而言的,但是无根底就会轻飘。姜夔的思路很独到,不是只关注一方面,而是看到此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与《续书谱》对照,《续书谱》中有血脉一条,尤其是姜夔批评后学之士,随所记忆,图写其形,未能涵容,皆支离而不相贯穿不相贯穿就是血脉不足的问题,导致外露。而飘逸则是《续书谱》的重要美学标准。尽管在《续书谱》里,姜夔没有提到飘逸失之于轻的方面,但多次提到飘逸之气,可以看出姜夔对飘逸之韵度的重视。说姜夔书法观是尚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续书谱》中的自然问题。自然与飘逸有密切关系,在《诗说》中姜夔流露了很明显的道家自然倾向。第16则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姜夔对陶渊明评价很高,而陶渊明又是偏自然一脉的,更重要的是陶诗没法学的。姜夔这里流露的自然说是很明显的第25则沈着痛快,天也。自然学到,其为天一也。痛快、自然,这是两个关键概念。这两个都是,沉着痛快是自然而言,而自然学到,因循天性学到,也是天。这说明姜夔并不排斥后天的学习,但强调后天的学习必须出自自然《续书谱》提到自然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癯,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各归其态也。这里的自然应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天然、因循自然之意。

,《续书谱》的中和美问题。中和是一种很高的美学境界,历来为思想家所重视,姜夔也不例外。第9则喜词锐,怒词戾,哀词伤,乐词荒,爱词结,恶词绝,欲词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惟《关雎》乎!这一则涉及诗歌创作的主体性因素,姜夔这里提到的喜、怒、哀、乐、爱、恶、欲正好是七情,但似乎没有一个是得到姜夔认可的,因为他坚持的是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点是姜夔文艺美学中和说最直接的证据。第14则诗有出于《风》者,出于《雅》者,出于《颂》者。屈、宋之文,《风》出也韩、柳之诗,《雅》出也;杜子美独能兼之。其立意也是强调中和。第15则《三百篇》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这一则更能看出姜夔对儒家传统诗论是非常认可的。24意出于格,先得格也;格出于意,先得意也。吟咏情性,如印印泥,止乎礼义,贵涵养也。此处意和格是一对概念,意是内在的情思,格是诗歌规范性框架。意如果是从格而来,则格具有优先地位,相反,格从意中来,则意具有优先地位。这样,意和格就处于矛盾之中。姜夔强调的是中和之美,意和格的配合,不是谁先谁后的问题。后面提到的意格就是这个意思,意格相互协调。大体来说,姜夔诗论和书论中的中和美有两个层面,一是伦理道德上的中和美,二是艺术辩证法上的中和美,二者其实并不完全对应。在《续书谱》中,第二种中和比较突出,比如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

,《续书谱》的法度问题。中和和法度有关系,但也有差异。姜夔诗论重视法度。第11则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名家者各有一病,大醇小疵,差可耳。这里的诗病、诗法也可和书病、书法结合起来,都是比较偏重技法体系的。而且姜夔还说个体的诗人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不过是美中不足,并不是一棍子打死。这一看法是客观公允的。不过,在《续书谱》里,姜夔对不少书法家的批评却是很严厉的,似乎不是大醇小疵的问题,这涉及姜夔的书法立场问题。第13则守法度曰诗,载始末曰引,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悲如蛩螿曰吟,通乎俚俗曰谣,委曲尽情曰曲。这里提到的法度行书和《续书谱》有关系。守法度就是正统诗歌的理念,其他诗歌体裁发挥的作用不同其中行书被用来标识行。这里体现了姜夔对行书的看法,似乎并不如真书,而且真书在《续书谱》中位列第一,行书最后讨论,且篇幅最短。不过,由于姜夔并没有直接将诗歌文体和书体对应,这种只是猜测,不能作为证据。与法度相关的还有创作的辩证法问题。第4则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过。姜夔提到创作的两个方面,雕刻、敷衍,前者求精谨,后者求广泛,但二者也有问题,过了和达不到,都是有问题的,即伤气与鄙、露骨与无委屈。类似的讨论在《续书谱》也有反映,比如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肥瘦、锋芒都不能极端化,在过犹不及中达到最好的状态。这也是不少论者认为姜夔书论有中和美倾向的原因。

,《续书谱》中创作美学问题这部分内容最多。一是学识和思想准备问题。第3则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为?书法创作和诗歌创作有一致之处,姜夔这里提到了精思。这里的精思就是做好创作前的充分准备,也包括酝酿好情绪状态等。不思就是没有做好准备,随随便便去写,不仅诗不好,书法也不会好。第20则思有窒碍,涵养未至也,当益以学。学识在诗歌创作中作用独特。诗歌需要精思,思虑有阻碍这是因为涵养还未到,这种情况下就要增强学识。《续书谱》批评后学之士,随所记忆,图写其形,未能涵容,皆支离而不相贯穿。这里的涵容与涵养接近,就是没有把需要贯穿的贯穿起来。当然,《续书谱》并没有再讨论学识的问题。是体裁布局问题,第2则作大篇,尤当布置:首尾匀停,腰腹肥满。多见人前面有余,后面不足;前面极工,后面草草。不可不知也。这里提到了布置,而《续书谱》专门有一条讲位置,不过主要是就字体而言的,而非诗歌一样就整体而言的。这是诗歌和书法的差异。与此相关的是第8则小诗精深,短章蕴藉,大篇有开阖,乃妙。不同诗歌体裁的美学差异。这是体裁长短的问题,就书法来说,字体的大小疏密等自然也都有不同的美学风格。是创作的灵活性问题。第10则学有余而约以用之,善用事者也;意有余而约以尽之,善措辞者也;乍叙事而间以理言,得活法者也。这里提到了学与用,意与尽,叙事与理的关系,这是善用事、善措辞、得活法所实现的。这一点和书法没有太密切的关系。只是《续书谱》讨论的悬针、垂露竖与此有关系,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尽管两种情况下的意并不一致,这种善措辞和善用笔又是有内在的一致性的,善于用笔,是能够根据点画之意自由发挥的。18体物不欲寒乞。书法上疏密上涉及寒乞,这里的体物就是对物的表现,如汉赋一般,要大气磅礴,不要过于寒酸。四是创作求变问题。第22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这里涉及波澜变化奇正以及法度问题,姜夔对平正的批评源于王羲之,就是强调变化,这里尤其能够体现这一点。笔画的三波,奇正的变化,但姜夔在最后又提到了法度,这使得变化不能是无限制的,这体现了姜夔较为稳健的思路。五是创作的问题。第23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胜处要自悟这里姜夔用”“来论诗,这里的有两个意思,一是技术层面的,可以精巧,二是精神层面的,必须是文外之意,不能把技术性的方面称为妙,它也达不到妙。姜夔进一步来说,没有文也就没有妙了,妙并直接体现在文上,而是某种内在意味的折射,这就需要自悟,就是要创作出既有工又有妙。《续书谱》对妙是很强调的。比如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精妙故。用笔是妙,点画是工,由点画之工而能见出用笔之精妙。其再如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点画振动就是”“合一。

其六,《续书谱》中的的问题是姜夔诗论中的关键词,说姜夔诗论尚意也不为过。12篇终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这一点也可以和悬针、垂露竖结合起来。但关系不是很大。17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姜夔这里强调含蓄,不是外露的,与前面的意有密切关系。余字、长语、余味、余意都是强调这一点。19意中有景,景中有意。这里的是和结合在一起的,是后来人们熟悉的情景交融。但的内涵要比的内涵要大。26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句、字,亦末矣。故始于意格,成于句、字。句意欲深、欲远,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这里又提到意格意格和句、字是先后关系,有高妙的意格然后对字、句的提炼、化用也很高超。这都是强调诗歌创作的风格立意,用《续书谱》里的话说就是人品高”“情性。高妙的意格具体体现为句字,用在书法里就是点画字形。句意、句调上的响、深、远、清、古、和,对书法创作也有借鉴意义。27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高妙是姜夔诗论的又一核心词,理、意、想、自然四种,理高妙是义理通畅,意高妙是意外,想高妙是精微,自然高妙是非人力而为。显然,从其表述来说,自然高妙才是姜夔心中最高的状态。这也不难理解姜夔在《续书谱》里一再强调的魏晋飘逸、萧散、真态了,就是反对人为。28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词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是已;意尽词不尽,如抟扶摇是已;词尽意不尽,剡溪归棹是已;词意俱不尽,温伯雪子是已。所谓词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所谓意尽词不尽者,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至如词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已仿佛可见矣。词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此处又讨论意,言意之辨的老问题了,但姜夔做了引申,姜夔的看法还是强调意尽,但提出了深尽说,是古代诗论中言意之辨的深化。

其七,《续书谱》中的临摹问题。临摹是《续书谱》中很关键的问题,在《诗说》中也有类似的观点。第29一家之语,自有一家之风味。如乐之二十四调,各有韵声,乃是归宿处。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鸡林其可欺哉!姜夔提出了风味说,强调个人风格还提出了模仿的问题,模仿者只能模仿              了语调,但韵、风味却没有。这就是姜夔在《续书谱》中所强调,模仿前人,但失却精神: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神气可以说就是风味

,《续书谱》的理论思考的自觉性问题。这涉及为何要做理论研究,有没有自觉的意识。姜夔显然是很自负的。姜夔有很强的作者意识。第21则岁寒知松柏,难处见作者。这里可以看出姜夔思想中的挑战性问题。这个作者不是客观性的作者,而是能够力挽狂澜的作者,具有崇高美、悲壮美。5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这是姜夔诗歌创作的创新性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姜夔的特立独行,不人云亦云。在《续书谱》中,姜夔的大胆批评,似乎也折射了姜夔的某种自负。更不要说《续书谱》本身对《书谱》的。第30《诗说》之作,非为能诗者作也,为不能诗者作,而使之能诗;能诗而后能尽我之说,是亦为能诗者作也。虽然,以我之说为尽,而不造乎自得,是足以为能诗哉?后之贤者,有如以水投水者乎?有如得兔忘筌者乎?噫!我之说已得罪于古之诗人,后之人其勿重罪余乎姜夔有自觉的理论创作意识,他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给那些不会的人写的,但是能写的人参考他的看法,能够实现他提到的理论,也能促进诗歌创作,这样来说,理论也是给能写的人写的,这就是理论对创作的指导作用。尽管如此,姜夔也还是很自谦,一方面强调读者的自得,也就是读者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读者会有得鱼忘筌的情况,读者有所得之后已经不再对这些经验之谈感兴趣了。那么,对《诗说》《续书谱》而言,姜夔既洋溢着理论自信,也认为这些看法并非绝对的金科玉律,这种作者意识我认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如果把这段话中的改为续书谱》之作,非为能者作也,为不能者作,而使之能;能而后能尽我之说,是亦为能者作也。虽然,以我之说为尽,而不造乎自得,是足以为能哉?后之贤者,有如以水投水者乎?有如得兔忘筌者乎?噫!我之说已得罪于古人,后之人其勿重罪余乎,把这段话放到《续书谱》后,似乎可以减少我们对《续书谱》的误解乃至苛责。

 

附录:《白石道人诗说》原文[1]

1.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

2.作大篇,尤当布置:首尾匀停,腰腹肥满。多见人前面有余,后面不足;前面极工,后面草草。不可不知也。

3.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为?

4.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过。

5.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

6.花必用柳对,是儿曹语。若其不切,亦病也。

7.难说处一语而尽,易说处莫便放过;僻事实用,熟事虚用;说理要简切,说事要圆活,说景要微妙。多看自知,多作自好矣。

8.小诗精深,短章蕴藉,大篇有开阖,乃妙。

9.喜词锐,怒词戾,哀词伤,乐词荒,爱词结,恶词绝,欲词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惟《关雎》乎!

10.学有余而约以用之,善用事者也;意有余而约以尽之,善措辞者也;乍叙事而间以理言,得活法者也。

11.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名家者各有一病,大醇小疵,差可耳。

12.篇终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

13.守法度曰诗,载始末曰引,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悲如蛩螿曰吟,通乎俚俗曰谣,委曲尽情曰曲。

14.诗有出于《风》者,出于《雅》者,出于《颂》者。屈、宋之文,《风》出也韩、柳之诗,《雅》出也;杜子美独能兼之。

15.《三百篇》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

16.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

17.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18.体物不欲寒乞。

19.意中有景,景中有意。

20.思有窒碍,涵养未至也,当益以学。

21.岁寒知松柏,难处见作者。

22.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

23.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胜处要自悟。

24.意出于格,先得格也;格出于意,先得意也。吟咏情性,如印印泥,止乎礼义,贵涵养也。

25.沈着痛快,天也。自然学到,其为天一也。

26.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句、字,亦末矣。故始于意格,成于句、字。句意欲深、欲远,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

27.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28.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词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是已;意尽词不尽,如抟扶摇是已;词尽意不尽,剡溪归棹是已;词意俱不尽,温伯雪子是已。所谓词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所谓意尽词不尽者,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至如词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已仿佛可见矣。词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

29.一家之语,自有一家之风味。如乐之二十四调,各有韵声,乃是归宿处。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鸡林其可欺哉!

30.《诗说》之作,非为能诗者作也,为不能诗者作,而使之能诗;能诗而后能尽我之说,是亦为能诗者作也。虽然,以我之说为尽,而不造乎自得,是足以为能诗哉?后之贤者,有如以水投水者乎?有如得兔忘筌者乎?噫!我之说已得罪于古之诗人,后之人其勿重罪余乎!

 

 


[1] 诗说淳熙丙午立夏,余游南岳,至云密峰。徘徊禹溪桥下上,爱其幽绝。即屏置仆马,独寻溪源,行且吟哦。顾见茅屋蔽亏林木间。若士坐大石上,眉宇阁爽,年可四五十。知其异人,即前揖之。相接甚温,便邀入舍内,煎苦茶共食。从容问从何来、适吟何语。余以实告,且举似昨日望岳小山不能云,大山半为天之句。若士喜,谓余可人。遂探囊出书一卷,云是《诗说》,老夫顷者常留意兹事,故有此书。今无作矣,径以付君。余益异之。然匆匆不暇观,但袖藏致谢而已。问其年,则庆历间生,始大惊。意必得长生不老之道,再三求教。笑而不言,亦不道姓名。再相留嫩黄精粥。余辞以与人偕来,在官道上相候。告别出,至桥上马。偏询土人,无知者。惟一老父叹曰:此先生久不出,今犹在耶。与欲语,忽失所在。怅然而去。晚解鞍细读其书,甚伟。常宾枕中,时时玩味,好事者有闻,间来取观,亦不靳也。昔轩辕弥明能诗,多在南山。若士岂其伟哉。白石尧章序。此序有小说家意味,理论性不强,供参考。原文未标序号,这里便于讨论特标出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