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招生
蒋志琴:论高校书法通选课经典临习的观念创新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2-09-05
论高校书法通选课经典临习的观念创新
蒋志琴
2022年9月3日,北大书法所“文化书法与美育国策”学术论坛举办,本文系北大书法所访问学者、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蒋志琴提交的论文。
高校书法通选课主要有三个特点:教学时间短;学生平均书写水平低;学生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依据各自的侧重点,教师可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从而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侧重点的选择,与教师如何理解书法、如何理解高校书法通识课程之“识”等问题有关。
从词源上看,《说文解字》解释书法之“书”为:“聿,所以书也。……书者,箸也,从聿,者声。”[1]依据《说文解字注》,“以”是用的意思;“聿”指书写用具,如笔、墨、竹简;“箸”指竹筷,即宽泛意义上的竹简。至于书法之“法”,《说文解字》曰:“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其中,“廌”即“獬豸”,古代能辨别是非曲直的异兽。《说文解字注》中还将“法”引申为模范、法规。据此,我们可以将“书法”之“书”理解为汉字的书写活动,“书法”之“法”理解为法则、规范,如笔法、章法。静态的汉字书写法则存在于书法经典作品之中,动态的汉字书写法则主要依靠师承口耳相传。
合而言之,我们可以将“书法”理解为:一种按照书写规范进行的汉字书写活动,包括书写行为、书写效果(书法作品),还隐含着对于书写文化环境等的要求。
从书法实践的层面看,可识别的汉字、有师承的笔法(古法),是我们理解传统书法的要点。这里的“师承”,主要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传世书法经典墨迹为主的书法传承。它主要指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首的晋唐书系。中唐以后,随着贵族阶层的逐渐崩溃,动态的笔法传承体系出现了断裂。宋元以来,依据书法经典作品悉心揣摩静态的笔法、章法,成为后人接续晋唐书法传统的主要途径。二是以秦汉、魏晋金石碑版为主的书法传承。它包含了秦汉、魏晋碑刻中的无名氏、非名家作品。这类师承主要依靠静态的碑刻拓片传承笔法、章法。
可识别的汉字、有师承的笔法,作为理解传统书法的两大要点,前者可以帮助我们将无法识别汉字的书写作品从传统书法中区分出来;后者可以将无师承、师心自运的自然书写排除在传统书法之外。
问题是,我们这样理解传统书法的话,如何回应清初书画家石涛对于古法的质疑,即:
“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人不能出一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出一头地也!”[2]
需要强调的是,石涛是在古与今、人与我的思考中,突出了有关生命创造的思想。他以古法之起源(即源初经验)来驳斥清初书画领域流行的崇古倾向。因此,石涛并非想以生命创造的强调来否定法,而是要求我们对法进行超越。因为法是无法否定的,而人对法的执着却可以通过生命的提升予以超越。也就是说,石涛是在反复重申:我们必须警惕那种对古法的执着倾向,同时他也肯定了由人的根性上发出的、创造性的自由之法。[3]
这种反思也提醒我们:就形而上的层面而言,师承(古法)起源于无师承(非古法),创造经典先于经典;而谈论师承(古法),主要涉及形而下的、经典临习的经验层面。因此,我们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在经验层面,书法学习(尤其是高校书法通选课)始于对书法经典的临习,因为这是得古人之笔法的起点;动态的笔法传承体系的断裂,也导致了集古字这一创新方法的出现(如《怀仁集王圣教序》)。我们基于守正、创新的书法发展方向,经典临习、集古字创新法对于高校书法通选课程的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我们也要破除对古法的执着,追求创造新法。
至于“通识课程”之“通”是“打通”,即打通中西、古今、文理之间的人为界限[4],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借鉴。为了深入理解高校书法通识课程之“识”,我们仍然需要回到对书法核心的理解上来。王岳川教授认为,中国书法的核心在于:
“将中国文化精神通过书法的文字符号、经史子集的思想内容、典雅清正的技法形式传承下去,影响莘莘学子的艺术文化精神气质和身份编码。”[5]
这段话有三个要点:一是书法作为文字符号,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神。二是书法的文化性质体现在内容(如经史子集)、形式(如用笔、墨书写)、技法(如笔法、章法)等方面。三是传统书法与人格精神的塑造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是因为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文化经典在塑造学习者的身心方面,意义重大:经典中包含着先哲的道德关怀与智慧精义,可以建构学习者的知识底蕴、思维模式,帮助他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教给他们为学、为人和为事的一些基本道理。可以说,阅读经典、临习书法经典具有方法论的意义[6]。
因此,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培根铸魂工程而言,高校书法通识课程之“识”,既指书法经典中经、史、子、集为主的文化知识,也包括打通学科界限、帮助学习者形成明辨是非的识别能力,从而使它们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7]。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高校书法通选课经典临习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学习与书法相关的文化知识、规范的汉字书写技能;二是提升书法文化素养。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1)书法文化知识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中国书法简史、中国书法理论简史,以及历代书法家的经典作品,让学生直接感受历史长河中王羲之、颜真卿、米芾、苏轼等流露在书法作品中的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2)规范的书写技能方面,教师可以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或提高书写水平方面下功夫。如让学生跟着教学书写视频精临书法经典中的单字、临习过程中重视自我纠错和自我反馈。实践证明,精临书法经典中的单字,能帮助零基础的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帮助有基础的学生快速提高书写水平,而自我纠错和自我反馈,也能更好地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8]。(3)书法文化素养提升方面,则涉及本文关心的第三个问题:高校学生在书法经典临习过程中如何进行观念创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思考以下三个相关的问题:
(1)高校书法经典临习的目的。
高校书法经典临习始于书写模仿,而模仿什么是关键:模仿书法经典作品的既定性书写,还是模仿经典书法家书写的创造性?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书法家创造性书写活动的静态效果,呈现了已知的法,而且不可重复。后者重视书法家书写中的创造性原理,包括既定的法、可规定的法、未知的法,是动态的,可以不断重复生成。但它需要以系统、场域为重复生成的条件。
从高校书法经典临习目的的角度看,临习观念创新的途径之一是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努力从经典作品的已知之法推衍至经典作品的未知之法,从静态笔法等的呈现中把握其动态原理。也就是说,高校书法经典临习过程中,通过重复模拟书法经典中的书写动作,以期获得经典作品中静态的笔法、章法和美感;尝试从书法经典作品中已知的形式创造,来把握创作书法经典的书法家自身的创造性。因为后者才是经典临习的高效方法,它使临习者在临习时如同经典作品的创作者在口耳相授笔法、章法原理。
从这个角度看,精临单字、集古字作为临习的基础,应当以高度形似为基础,要关注实临、背临。因为追求字形高度相似的重复模拟,必然会带来创新性的差异。
(2)高校书法经典临习的性质。
上文分析显示,创造性临习的基础是将其视为在场域中进行的文化活动。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时刻等待参与者的书法文化活动,具有开放性。在这个文化活动中,书法经典临习者、书法经典作品、临习辅助物、临习现场氛围等作为诸多节点,呈网状立体地联结在一起。任何一个节点的变动,都有可能触发创新。
由此,学生如何将自己的专业与经典临习作品形式紧密结合,成为观念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另一条途径。学生较为常见的做法是从历代文史经典中挑选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将书法作品的图片进行版面设计、书画结合,等等。从以往的教学效果看,学生结合专业对自己的书法作品(图片)进行艺术加工的活动,提高了他们临习书法经典的兴趣。
(3)高校书法经典临习得以持续进行的动力。
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校选修课学生保持书法经典临习的兴趣,不能依靠毅力,而是要凭借对书法经典创作者的敬爱、对书法经典临习本身的热爱。正是凭借爱,书法经典临习成为临习者和书法经典创作者之间交流的媒介;也正是在持续的爱的交流中,书法经典能为临习者开启一个可能的新世界。
我们比较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祭侄文稿》与宋代书法家苏轼《寒食帖》,看看临习过程中如何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颜真卿《祭侄文稿》和苏轼《寒食帖》的创作都始于书法家的悲愤。但从作品的整体状态看,两者在情感强度、情感倾向表达等方面差异很大。
《祭侄文稿》中,颜真卿、颜真卿之侄、《祭侄文稿》、灵堂(墓地)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书法表达活动,建构了一个想象中的叔侄间的对话。其中,每一处文字上的涂抹,表现了颜真卿因哽咽而产生的话语停顿,以及情感节奏的间歇性爆发和失控。与之相比,《寒食帖》与苏轼、宋神宗赵顼、寒食、黄州等作为书法表达活动的要素,建构了情感表达形式与情感强度之间的紧密关系。尤其是从“小屋如渔舟”到“乌衔纸”,我们能领会到苏轼的心弦从紧绷到舒缓的过程,整幅作品也流露出他从平心静气、牢骚满腹,再到恢复平静这一自我劝慰的心路历程。
最终,颜真卿《祭侄文稿》和苏轼《寒食帖》都超越了最初的悲愤,升华到洒脱的状态,展示了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书写形式的创新和自我超越。能产生如此的感受,与两位书法家的人格感染力有关,也与我们心中对他们的敬爱有关。这也揭示了高校书法通选课临习书法经典的德育和美育功能。
总之,高校书法通选课学生在书法经典临习过程中如何进行观念创新?一是重新思考书法经典临习的目的:它是模仿书法家的创造性书写;二是重新确定书法经典临习的性质,它是一个时刻等待参与者的书法文化活动;三是反思书法经典临习得以持续进行的动力:那就是爱。
1
[1] 许慎著、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大字本)》,中华书局2016年,第237页。
[2] 石涛《松岩泻瀑图》跋。转引自朱良志《<石涛画语录>讲记》,中华书局2018年,第5页。
[3] 朱良志《南画十六观》,北大出版社2013年,第581-582页。
[4] 蒋志琴《从古代书法看观众在艺术创作氛围中的媒介激发功能——以书法家祝允明为例》,艺术传播研究,2021年第1期。
[5] 王岳川《语文诗词与书法·总序》,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页。
[6] 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7]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导言》,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1页。
[8] 蒋志琴《论本科书法选修课快速入门教学法的德育意义》,《书法报》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