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

当前位置: 首页» 历代书法

王岳川:王献之草书笔法外拓之美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2-07-22

 

 

王献之草书笔法外拓之美

 

王岳川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在东晋王氏家族中,精通书法者众多,可谓父子相传,兄弟切磋,众人勤学,互相传袭,这在中国书法史上不仅表征出书法自觉时代,而且也呈现出群星灿烂的文化时代。

 

  书法传承与创新并存的王献之

 

献之英年早逝(43岁),但书名与父亲齐名而并称二王,又同张芝、钟繇、王羲之合称为书中四贤。王羲之对献之期望很大,要求很严,亲自写《乐毅论》作为献之练字的范本,并积一生之书法艺术创作经验亲授爱子,以开启悟性并弘扬家学。王献之不负父望,才气英发,在父亲的教诲下书艺大进。幼年时,献之学书就极为凝神专一,世有其父拔笔未脱的传说。其书法后期兼取张芝,自为一体,以行书和草书闻名,而楷、行、草各体皆精。在继承王羲之内擫笔法之外,另创新的外拓之法而自成一家,令后世在二王书法夺鼎摘冠之争中,莫衷一是。

两汉至魏晋时期,上至帝王下至庶民无不崇尚书法,文人骚客皆以善书为荣。东汉赵壹《非草书》描述人们对书法的痴迷程度: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划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鳃出血,犹不休辍。表现出东汉时期士人阶层对草书狂热追求的心态。汉代张芝因《冠军》、《终年》等帖传达出夺人的审美个性和创造激情,被冠之以草圣。晋卫恒《四体书势》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大抵即来源于此。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汉代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可见当时社会对书法的狂热程度。

书法发展史是一部不断探索并创新的历史,王羲之书法是中国书法由古质审美范式转向今妍的重要里程碑。王羲之对当时的楷书和草书下过很大的功夫,在前人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在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等方面皆入神妙之境。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晋书王羲之传》)

在我看来,在书法发展史上,王献之不满意于魏晋书法用笔过于滞重,结体古拙厚朴的形态,独辟蹊径,精研书势,以坚实的传统技法和戛戛独造的守正创新姿态,将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转型为自然洒脱、典雅流便的大草书风,推进了中国书法文化的自觉时代到来。

王献之颇有乃父之风,潇洒倜傥,不拘世俗之礼。率性秉真,飘飘若惊鸿。其事迹多有记载: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可谓文采焕然,情怀高古。

《晋书王羲之传》(徽之)与献之俱病笃,时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

《晋书王羲之传》: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毡青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晋书卷八十列传第五十》:献之遇疾,家人为上章,道家法应首过,问其有何得失。对曰: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俄而卒于官。对自己惭愧与郗家离婚一事。”——王献之的婚姻悲剧使其生命之痛历千年而令人揪心。他的元配为表姐郗道茂(舅父郗昙之女),夫妻感情极深,后因皇帝选他为驸马,于是逼献之与郗道茂离婚,献之通过烧自己的脚而致残来逃婚,但是未能成功,无奈之下只得任命运摆布娶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这无爱之婚姻,殊为痛苦!《淳化阁帖》里《奉对帖》,是王献之离婚后写给郗道茂的信: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妹耶?俯仰悲咽,实无已无已,惟当绝气耳!痛贯心肝,身心交瘁,使得献之43岁而英年早逝,天才早凋,不能不令人扼腕!

王献之在继承父辈书风之上又能创新。他在十四、五岁时,就曾对父亲说: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他已经感到时风尚务简求变求美,必须将民间书法的伪略与章草的纵放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姿媚婉转,畅达宏阔的新体。在父亲书法的巨大影子中,王献之勇敢地走出来,自创神骏妍美的大令体,即处于楷草之间的行草和大草。

王献之性情较其父更为疏旷不羁,书法更具有一种遒峻奔放的气势,行笔更快捷,情感在线条运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开启了把气势和节奏放在法度和韵味之上的浪漫主义风格。献之的一笔书还在张芝一笔书之上更为完善,其代表作《十二月帖》,由行楷而始,迅即转为行草气势不凡,一泻千里,毫无蕴藉中和之态,而是充满张力的痛快淋漓的运笔和刚健有力的情绪宣泄,具有与大王不同的全新美感。

王献之对自己独创的大令体一笔书非常自信。有一次谢安问王献之:你的书法与你的父亲比较,你觉得怎样?答曰:当然胜过他!谢安却说:大家的议论可不是这样。献之又答道:一般人哪里知道呢!(《晋书王羲之传》:安又问曰: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故当不同。安曰:外论不尔。答曰:人那得知!)当然,王献之的话不免年轻自负,对自己与父亲书法之不同,颇有己见,于自负中也可以看到他创新的自信心。王献之既深受其父影响,又不墨守成规,不迎合他人,而保持充沛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的人格,使自己的书法达到晋代的另一座高峰,与其父并称为二王,并对后代书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王羲之七子一女,皆工书法,但与王羲之齐名的还是王献之。沈尹默在《二王书法管窥》中说:大王内擫,小王外拓。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内擫是骨(气)胜之书;外拓为筋(力)之书。”“内擫近古,外拓趋今。古质今研,不言而喻。 仔细比较羲献用笔,可以看到:王羲之多用内擫笔法,并加以旋锋使转,方圆兼济,骨法森严;王献之则多用外拓转笔,大开大合,苍劲矫健。羲之内擫笔法重骨力而收敛含蓄,其书法具有中庸蕴藉的优雅之美;而献之外拓恣肆汪洋,拓张不羁,书法重筋力善绞锋使转而下,具有明朗宽博的豪宕之美。明代丰坊《书诀》中说:右军用笔内擫、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

 

  诸体兼美止于至善的美学探索

 

比较羲献用笔,可以看到:王羲之多用内擫笔法,并加以旋锋使转,方圆兼济,骨法森严;王献之则多用外拓转笔,大开大合,苍劲矫健。羲之内擫笔法重骨力而收敛含蓄,其书法具有中庸蕴藉的优雅之美;而献之外拓恣肆汪洋,拓张不羁,书法重筋力善绞锋使转而下,具有明朗宽博的豪宕之美。

王献之既深受其父影响,又不墨守成规,不迎合他人,而保持充沛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的人格,使自己的书法达到晋代的另一座高峰,与其父并称为二王,并对后代书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早年献之通过学习父亲《乐毅论》而悟得笔法,写下了继承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小楷《洛神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东晋王献之小楷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王献之好写洛神赋,写过不只一本。南宋时残存十三行,真迹今已不复存在。最接近真迹的是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十三行

王献之所书《洛神赋》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该书刚柔相济,虚和简静、挺直劲朗、宽绰灵秀,成为献之青少年时代的代表作。前人评论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从《洛神赋》中可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劲直疏秀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这本刻帖中的字用笔挺拔有力,风格秀美,不同于钟繇《宣示表》的厚重趣味,线条呈现出妍丽流美,均匀纤雅逸秀丽清爽健利的审美意趣。

《洛神赋》结体宽敞舒展。苏轼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明代文徵明也说:小字贵开阔,字内间架宜明整。洛神赋十三行宽绰明整,有寻丈之势,开阔而宏达,舒展而清健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很长,但并不轻浮软弱,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神采飞扬。从章法上看,参差有别,字距亦忽大忽小,整行气势完整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变化自然。整体审美风格上刚柔相济,虚和简静、挺直劲朗、宽绰灵秀,成为献之代表作。

王献之行楷代表作有《廿九日帖》(唐钩摹本),全幅舒展大方,在方正中加入欹侧、纵敛、高低、长短的体势、增加字的动感,楷草相杂,书写自由,显示出献之寄情翰墨,自由抒怀的风格。 宗白华《美学散步》说:晋人风神不滞于物,这优美的心灵找到了一种最适宜表现他们自己的艺术,这就是行草书,行草书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画,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

行书新妇黄汤帖》,潇洒精到,用笔大度,坚挺有力。集二王行书笔法之大成,行笔中时时有连笔,使得整幅作品充满勃勃生机,一派昂扬气象。

行草代表作《十二月帖》,由行楷而始,迅即转为行草气势不凡,一泻千里,毫无蕴藉中和之态,而是充满张力的痛快淋漓的运笔和刚健有力的情绪宣泄,具有与大王不同的全新美感。大令《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也。·米芾《书史》

行草代表作品为《鸭头丸帖》,寥寥两行,非行非草,个性鲜明充分展示了王献之所创稿行之草的美学观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十五字。此作品充分展示了王献之所创稿行之草的美学观,在两次蘸墨的自然书写中,墨色由浓润而枯淡,节奏起伏和气韵变化极为自然空灵。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

王献之性情较其父更为疏旷不羁,书法更具有一种遒峻奔放的气势,行笔更快捷,情感在线条运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开启了把气势和节奏放在法度和韵味之上的浪漫主义风格。王献之写字完全是兴之所致,乘兴而发。据传有一喜爱其书法的青年,特意穿了一件精白纱长衣前往献之处,引起了书家的兴趣,于是就在这素白的衣服上姿意书写一番。青年刚出门,马上被求书者蜂拥争抢,衣裂布断,只有一只袖子尚在其手中。可见献之书法的魅力。

梁武帝萧衍见到王羲之(大王)的声名被其子王献之(小王)所掩,用皇帝话语权兴起第一波树立大王的风潮梁武帝萧衍派人搜访天下,得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墨迹七十八帙,七百六十七卷,一万五千纸,还留下精彩论述历史书法的《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草书状》、《答陶隐居论书》、《古今书人优劣评》四部书法理论精品著作

 

  连绵而下一笔连贯的大草雄强美

 

草书《中秋帖》为王献之草书中的精品,现藏故宫博物院。《中秋帖》与王献之《十二月有相似性。有一种说法是米芾对王献之《十二月帖》节临的结果,学界仍有争论。米芾在宝晋斋中收藏了《十二月帖》,经常观瞻临写,删去了与一笔书书写不太谐调的十个字,饱蘸浓墨任性而下,笔势连绵不断,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而成刚健豪爽的一笔书。可惜,米芾临写用笔过于肥厚,减弱了魏晋清奇洞达之气韵。清张丑《清河书画舫》云:献之《中秋帖》卷藏于檇李项氏子京,自有跋,细看乃唐人临本,非真迹也。《中秋帖》饱蘸浓墨任性而下,笔势连绵不断,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而成刚健豪爽的一笔书。在敞开胸襟,放浪形骸的的自然书写中,墨色由浓润而枯淡,节奏起伏和气韵变化极为自然空灵,是王献之大草中一笔书的代表《中秋帖》上下相连,左右倚侧意态相连的大草,一笔连贯数字,气势宏伟,豪迈之气扑面而来。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而珍藏这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 ,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全名是《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三希显示出三王的人格魅力和书法高度,皆为国家稀世之宝。

王献之《吾当帖》另几件一笔书草书代表作,载《淳化阁帖》第十: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船迎汝。当具东改(次)枋三四。吾小可者,当自力无湖迎汝。故可得五六十人小枋。诸谢当有,有便是见。今当语之,大理尽此。信可一一(具)白。胛痛可堪。而比(以)作书纪(殆)若不可识。变其王羲之上下不相连之小草为相连的大草,一笔连贯数字,气势宏伟,豪迈之气扑面而来。这件神品草书,左右映带上下呼应,字形或大或小、或偏或正,形成不同的布局节奏。一篇之中草书挥洒自由入无人之境,章法结体充满了张力和变化,元气淋漓书法徒手线的线条具有为道日损的美学意义。作为道家书法家,王献之致虚极见素朴 损之又损中,将大草连绵线条分割空间时间化,将字形结体变化有限无限化,将草书世界加以净化、简化、淡化,而成为惟恍惟惚的存在。

王献之《消息帖》消息亦不可不恒精以经心。向秋冷疾下。亦应防也。献之下断来。恒患湿头痛。复小尔耳。笔法精到,风格宏阔。王献之草书《庆等帖》《玄度帖》等,皆八面出锋,阴阳向背,天风海涛,不可端倪。王献之这种以线条表意明道,以简略之迹传神造境的观念,正是中国书法指向幽深之境的美学精神之所在。

 

  二王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中国书法史上,曾经出现了小王胜大王的奇观——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王献之的影响超过了王羲之。梁书画家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将四贤并称。而宋齐之间将王献之推上了中国书法最高地位,声誉压倒其父羲之。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褒羲而贬献,书法史才重新将王羲之推倒书圣的位置。

王献之的遗墨保存很少,《淳化阁帖》单著录王献之书帖的有七十三件,大约伪作或他人所书者达二十余件,在历史的烟云中,王献之的墨迹本大多未能保存下来,如今能够见到大抵七件墨迹本,却都是摹本。

平心而论,羲献父子,在中国书法史上皆达到极高的境界,在笔法和美学风格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最,献则以行草为能。而二王的真迹都已一字无存,传世书法全是复制品,王羲之流传较广大约有二百五十余件。由于对书法创新的巨大贡献,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被誉为二王,变古趋今,独步书坛。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代书法,代表了中国书法的觉醒和书法个性的空前张扬,从而超越汉魏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并峙的双峰。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和书法理论首先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长子玄之善草书,次子凝之工草隶,三子焕之善行草书,五子徽之善正草书,六子操之善正行书,七子献之善草书。黄伯思《东观徐论》说: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生生不息,到王羲之七代孙(徽之的六代孙)隋代智永,仍然书法名播海内外。智永《真草千字文》影响颇大,其书法继承祖法,又勤奋习书,所以书名大振。相传,智永居永欣阁上临书30年,写《真草千字文》800余本,分别赠送给浙东各寺庙,写秃的毛笔装了好几瓮。《千字文》墨迹,深得二王精神,点画精到,笔势温润,结体谨严,表现出熟巧之趣。当时求书者及请题匾额者如市,所居的门槛被踏破,只好用铁皮裹上,被人们称之为铁门限。《书断》认为其兼能诸体,于草最优,列章草、草书入妙品,隶书入能品。宋代苏轼《东坡题跋》认为:永禅师书,骨气深隐,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其所书帖大多不传,现传世书迹有《仿钟繇宣示表》,另有日本藏《真草千字文》。

在当代书法创作中,我们应迷途知返,坚定地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在二王书风的优美和壮美中,感悟经典永恒的魅力!我们不妨听听张怀瓘对王献之所创立的逸气纵横新体行草的评价: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