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书法

王岳川 | 刘巍《张怀瓘〈书断〉书法批评研究》序言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3-08-01



 

刘巍《张怀瓘〈书断〉书法批评研究》序言

 

王岳川

 

在世界艺术门类中,中国书法独树一帜而又古老弥新。书法是以汉字文化体系为书写对象,记录传达书家们的生活、情感、思想、理想、精神追求,是“书为心画”之大文化呈现。如此方能使我们穿越千年在斑驳的碑帖中,触摸到古人的思想智慧与大雅美感。故而,在人心浮躁甚至以丑为美的当代,书法的“文化属性”更为重要。书法写心也洗心,只有文化的认同,才能抚慰人心的荒漠;只有文化的表达,才能展示古老书法的本质;只有文化的书写,才能呈现美丽中国的血脉。在“文化复兴”的当代大格局中,在周遭“汉字文化圈”面临解体的恶劣处境中,汉字书法文化批评走“守正创新,正大气象”之路,尤为重要。

对书法的研究、评价、审美乃至批评,是每个时代的书法思考者对书家和书法史发展进行思考和批评的重要使命。书法批评的本义是以书法为对象,秉承客观公正的立场,在良善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和评价,指导当下和未来的书法发展。在文学批评和书法批评中,批评应怀着善意的理解去“知人论世”(孟子)。但是当下批评界存在几种可以商榷的不健康的形式:失之于偏颇,失之于粗疏,失之于山头派别等,这无疑使得书法评论出现衰落下滑的局面。

在我国书法理论批评中,唐代书法批评是高峰之一。唐代书法尚“法”也尚“评”。张怀瓘是唐代书法批评家之代表,他书论著述《书断》是其中内容最为宏丰、体系最为完善、书法批评观点最为鲜明的书法批评著作,在中国书法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赵僎评张怀瓘《书断》“今斯书也,统三美而绝举,成一家以孤振。虽非孔父所刊,犹是丘明同事。伟哉!伟哉!诚哉斯言!

我非常认同张怀瓘重视书法的文字体系:“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征,期合乎道。故能发挥文者,莫近乎书。若乃思贤哲于千载,览陈迹于缣简,谋猷在觌,作事粲然,言察深衷,使百代无隐,斯可尚也。这意味着,使用必须借助于书写,书写法则符合宇宙人生之道,能发挥文字的性能功用莫过于书写。如果追慕古代贤人哲士,只须看一下他们留下的缣帛简册,从中便可以看到他们的宏谋远图行为处事和发自内心的言论,虽历千载而昭然在目,多么人崇尚

学习书法不可走捷径速成。孔子说“欲速则不达”,实在是至理名言。同样,张怀瓘认为:“夫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固不可恃才曜识,以为率尔可知也。且知之不易,得之有难,千有余年,数人而已从小习书到老方悟,可见学好书法绝非易事。因而不能炫耀一孔之见,不可妄言一学就会。须知获取书法之道很难,千年以来仅仅少数人能获得书法秘诀。张怀瓘批评那些研究评论者:“昔之评者,或以今不逮古,质于丑妍。推察疵瑕,妄增羽翼。自我相物,求诸合己。悉为鉴不圆通也。”或以字形妍丽与否作为标准鉴别他人作品瑕疵,或用皮毛见解妄加评论,或以自我标准书法这些导致其鉴赏审察上不够通达权衡。于是,张怀瓘立下自己的书法评论法则:认为书法有“十体”,有“神、妙、能”三品:“爰自黄帝史仓颉,迄于皇朝黄门侍郎卢藏用,凡三千二百余年,书有十体源流,学有三品优劣,今叙其源流之异,著十赞一论;较其优劣之差,为神、妙、能三品。人为一传,亦有随事附者,通为一评,究其臧否,分成上、中、下三卷,名曰《书断》张怀瓘书断上卷记述各种书体特点及发展源流;中、下卷以“神、妙、能”三品列历代书家传记并评论书法优劣得失,史料价值和审美价值达到双高。这无疑对今天书法评论有重大建设性意义,以丑为美世俗如何成为理性评论清流,在大浪淘沙中如何领悟合道者常存之理,可谓殊为重要!

我的硕士生刘巍在其硕士论文基础上做了大量修改,形成新著《张怀瓘〈书断〉书法批评研究》,以张怀瓘《书断》书法批评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张怀瓘《书断》及书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细读法与思想阐释,系统讨论了《书断》书法批评的诸多学术问题刘巍紧扣《书断》书法批评这一核心,书法史、书法理论等内容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分析《书断》书法批评的主要方法论成就通过分析认为:张怀瓘《书断》以主客观相统一的书法批评观作为指导,以谱系批评作为《书断》书法批评的展开方式,在方法论上综合体现为运用史传批评与艺术批评相结合、概念批评与形象批评相结合、等级批评与内涵批评相结合等特征刘巍对《书断》这一整体性研究,无疑具有相当的体系拓展和美学创新意义

在美学上,刘巍硕士将《书断》的书法批评美学概括为“刚健为美”集中体现为“神、妙、能”书法批评标准的确立和书法批评话语的美学倾向,以及刚健清晰的筋骨肉论持论公允,又有自己的见解尤为独特的是,刘巍还注意到《书断》对“二王”书法传统的历史变异及其建构,这是《书断》书法实践的精髓这一看法是颇有新意的。刘巍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张怀瓘在书法批评史上的最大贡献之一,是确立了“神、妙、能”的书法批评标准,确立了刚健为美的书法审美标准,从而确立并巩固了“二王”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神”“妙”“能”三品中,最高为神品,而在“神品”的25人次中,二王就占了10个席位,可见张怀瓘对“二王”的高度认可与尊崇。文中对王献之草书的褒扬及对个人品质与性格的分析中,更可见“二王”在唐代的地位之高。“二王”更成为一千七百年来后代书家“回归经典”“守正创新”的标杆,唐以后更是被众多书家心摹手追潜心研习,直到今日仍然具有永恒的美学魅力。刘巍严谨的学术研究对张怀瓘的“经典意识”“经典价值”的发掘彰显,体现了北大书法所“文化书法”理论的大美大雅价值取向,即走近经典,重温经典,传承经典,发现经典的历史、文化、思想的多重意义。

刘巍来自“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的故乡——安阳,大学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她醉心于国学和书法长期从事中学国文教育和书法国学教学,对国学和书法教学充满热情,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尤为关切。在北大攻读研究生期间,不仅勤于个人书艺的提升,还对书法理论尤其是书法批评研究下过苦功。在做毕业论文选题时,选择张怀瓘《书断》书法批评这一有相当难度的研究方向。在撰写论文期间,她的书写能力、理论功底和书法教学研究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学术难度很大的学位论文写作进程中,刘巍遍阅相关一手资料,研读相关书法批评文献,对唐代文论背景和文化渊源关系进行了深入考辨,在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的实事求是的研究中,最终完成一部厚重扎实的书论学术著作。对此我深感欣慰。

是为序。

                                               2023年7月30日